各二級學院、學生處:
根據《教育部關于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教高函〔2020〕5號)文件要求,為做好本年度我校報名參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賽事情況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下簡稱“本屆大賽”)將舉辦“1+6”系列活動。“1”是主體賽事,包括高教主賽道、“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職教賽道、萌芽賽道。“6”是6項同期活動,包括“智闖未來”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智創未來”全球創新創業成果展、“智繪未來”世界灣區高等教育峰會、“智聯未來”全球獨角獸企業尖峰論壇、“智享未來”全球青年學術大咖面對面、“智投未來”投融資競標會。具體賽項說明詳見《教育部關于舉辦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附件1)。
二、參賽對象
我校在校本??粕虍厴I5年以內的畢業生(2015年之后畢業的本??粕?。
三、組織動員
1.成立本屆校賽組委會和競賽辦公室,負責本項賽事的領導和組織工作,校賽組委會下設競賽辦公室,掛靠教務處。校賽組委會成員具體名單如下:
組委會主任:張舜德
組委會副主任:岳愛臣、馬勤
組委會成員:周宏博、傅明星、鄧一兵、車金如、陳鴻雁、段邦毅、馬瑞天、石智生、李博詩、徐竟芳、張曉軍
競賽辦公室:任奉龍、何慧子
2.成立本屆校賽專家委員會。校長助理、教務處處長岳愛臣教授擔任專家委員會主任,教務處副處長馬勤教授擔任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邀請投資機構、企業高管、科研院所專家作為成員,全面負責參賽項目評審工作。
3.本屆校賽由教務處主辦,各二級學院、學生工作部等參與協辦。
4.成立紀律與監督委員會,對校賽組織、評審工作和協辦單位相關工作進行監督,并對違反大賽紀律的行為給予處理。
四、參賽項目要求
1.參賽項目能夠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下一代通訊技術、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緊密結合,服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培育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發揮互聯網在促進產業升級以及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服務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制造業、農業、能源、環保等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互聯網在社會服務中的作用,創新網絡化服務模式,促進互聯網與教育、醫療、交通、金融、消費生活等深度融合(各賽道參賽項目類型詳見附件1)。
2.參賽項目須真實、健康、合法,無任何不良信息,項目立意應弘揚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參賽項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所涉及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合法的知識產權或物權;抄襲、盜用、提供虛假材料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一經發現即刻喪失參賽相關權利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3.參賽項目涉及他人知識產權的,報名時須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書面授權許可書、專利證書等;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的創業項目,報名時須提交營業執照及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相關復印件、單位概況、法定代表人情況、股權結構等。參賽項目可提供當前財務數據、已獲投資情況、帶動就業情況等相關證明材料。在大賽通知發布前已獲投資1000萬元及以上或在2019年及之前任意一個年度的收入達到1000萬元及以上的參賽項目,請在全國總決賽時提供相應佐證材料。
4.參賽項目根據各賽道相應的要求,只能選擇一個符合要求的賽道參賽。已獲往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各賽道金獎和銀獎的項目,不可報名參加本屆大賽。
五、賽程安排
大賽評審時間:6月20日-7月30日,視疫情情況進行調整。
1.院級選拔:由各學院根據網上報名參賽隊伍數量3%的比例推薦優秀項目參加校賽(推薦項目數詳見表:各學院需組建參賽報名隊伍數量表)。(初定7月5日前完成)
2.校級初賽:大賽組委會組織專家,對各學院推薦項目進行評審,選拔一定數量的優秀項目參加校級復賽。(初定7月10日前完成)
3.校級復賽:入圍校級復賽的參賽團隊進行創新創業項目展示和答辯。項目展示內容主要包括項目概述、產品/服務介紹、市場分析及定位、商業模式、營銷策略、財務分析、風險控制、團隊介紹等??蛇M行產品實物展示。展示及答辯過程中,語言表達簡明扼要,條理清晰。(初定7月15日前完成)
校級復賽將根據比賽結果,推薦優秀項目進行集中培訓,并參加福建省賽,培訓時間另行通知。
六、比賽形式及獎勵
1.所有參加校賽團隊都必須完成紙質申報,提交《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校賽項目計劃書》(附件 2)電子版和紙質版(使用A4紙雙面打印裝訂)及《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團隊信息采集表》(附件 3)到各學院匯總后,由各學院于7月5日前集中交到教務處。
2.大賽組委會組織專家評審,擇優推薦參加校級復賽項目,參加校級復賽項目需準備PPT進行答辯,并接受專家提問(暫定線上進行)。
3.校級復賽設特等獎3名,一等獎5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12名,優秀獎22名。校賽設學院優秀組織單位獎2名,優秀指導老師8名,以參賽項目數和獲獎成績綜合評定。
六、任務安排
關于參賽團隊線上報名,各二級學院按照不低于本院學生人數15%的比例組建學生團隊參賽報名(具體名額如下表),專業社團每位指導教師至少組建一支隊伍參賽報名。
各學院需組建參賽報名隊伍數量表
學 院 |
隊伍數量 |
備注 (推薦校賽數量) |
機械學院 |
225 |
7 |
電通學院 |
190 |
6 |
軟件學院 |
300 |
9 |
土木學院 |
205 |
6 |
經管學院 |
430 |
13 |
創意學院 |
250 |
8 |
國教學院 |
10 |
1 |
共 計 |
1610 |
50 |
七、工作要求
1.各二級學院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廣泛動員學生、教師積極參與競賽活動;要充分發揮專業社團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發現挖掘高質量競賽項目;要深入挖掘校友資源,鼓勵符合條件的校友創業項目參加競賽,發揮大賽的品牌宣傳作用,獲得更多社會資源的支持和幫助。
2.在各類別學科競賽等與大賽關聯性較強的賽事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和培育有潛力的創新創業項目,要充分調動學科帶頭人、專家教授等高層次人才的積極性,把提高學生和教師、優秀校友參與度作為拓寬項目來源、提升項目層次的重要方面來抓,切實把好項目的質量關。
3.各學院需指派一名工作聯系人,具體負責本項賽事的報名和聯系工作,并將聯系人的手機號碼報教務處備案。
4.各學院工作聯系人加入學校工作QQ群(群號:219673967),將本單位《團隊信息采集表》(見附件3)蓋章簽名的pdf掃描版及excel電子版,《項目計劃書》(附件2)紙質版(使用A4紙雙面打印裝訂,一式1份)及電子版,于2020年7月5日前報教務處。
5.參賽團隊必須通過“全國大學生創業服務網”(https://cy.ncss.cn/)或大賽微信公眾號(名稱為“大學生創業服務網”)任一方式報名成功。只線下報名,未網上報名成功的,無參賽資格。請各學院確保學生網上報名成功。
其他未盡事宜,請與教務處聯系。